今天是: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检察院主办
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
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检察院2024年工作报告
时间:2025-01-06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2024年,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坚强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力监督、区政府大力支持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依法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全力护航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年办理案件1401件,人均办案量稳居全市第一。

一、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在护航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检察担当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将检察工作放到发展大局中谋划,主动向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请示报告检察工作19次。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起诉杨某某等25人利用迷信破坏法律实施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89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推平安建设,依法严惩各类危害群众安全犯罪,起诉抢劫、强奸等暴力犯罪16、毒品犯罪21,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宣传引导等工作,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扎实开展农资打假、特色农产品保护等“涉农”检察工作,服务保障乡村振兴。1件案件入选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十大典型案例,作为全省三个基层院代表之一,全省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城乡融合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龙马潭经验

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坚持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办理某企业被诈骗7800余万元等侵犯企业合法权益案件9件。统筹运用一站一厅一平台检察服务载体,200余名企业家代表走进检察机关学习法律法规、测评法律风险,助力企业健康发展做法被检察日报社一年一度全媒体采访活动报道。积极防范涉企金融风险,就办理的“7·15”虚开骗税系列案,向主管部门提出落实尽职调查、强化企业信用评价等建议,严防空壳公司骗取政策红利,做法在《检察日报》检察长论坛刊载。

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坚持把个案办理治标和类案监督治本有机结合,针对长江生态保护、医疗采购、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抓前端、治未病作用,推动建立健全渔政护渔员选聘管理制度等机制4项。深入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检察实践,探索“1330”工作法,11名检察官定期联络走访辖区街镇,借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桥梁作用,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提升治理质效在全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会暨调解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

二、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保障高品质民生中传递检察温度

守护民生福祉。聚焦群众关切,重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犯罪111人,推进全链条反诈,办理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3·21”特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3700余万元,护紧百姓钱袋子。紧盯冷冻肉制品、医美药品等食药领域安全,高度关注利用抖音等网络平台虚假宣传新动态,依法起诉以猪肉冒充鹿肉等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5人,护好百姓舌尖上安全。落实应救尽救工作机制,综合运用发放救助金、落实帮扶政策、开展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37名因案致困的被害人解燃眉之急,传递法治温暖。

关爱一老一小扎实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通过冒充专家、虚假宣传保健品疗效等欺老骗老犯罪8人,守护夕阳红。以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依法起诉7建成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关爱中心,与区公安分局、市妇幼保健院加强协作配合,努力实现案发后在第一时间、同一场所一次性完成对未成年被害人的询问取证、身体检查、心理疏导等工作,避免二次伤害。强化一老一小自护能力建设,在·儿童节、·重阳节与最高检联合打造普法作品2部。发布后阅读量均超10+,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40余家媒体转载,1个作品入选最高检未成年人普法作品集,1个作品荣获第五届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比赛优秀微视频奖。

引领法治风尚。主动回应群众法治需求,线上线下齐发力,强化多元普法宣传。线下持续擦亮龙检说法以案释法、法木兰法律志愿服务、萤火虫禁毒宣讲等普法宣传品牌,开展普法讲座、释法答疑、编排《全民反诈》舞台剧,进乡镇、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4场次。线上利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推送各类普法宣传资讯414条,获省级以上媒体刊播157条。结合司法办案、重要节点等发布原创普法视频12个,其中浏览量达10+作品3个,获评全国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正能量作品等全国奖项3项,在全市政法机关宣传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三、牢牢把握法律监督的宪法定位,在推进高质效办案中彰显检察价值

做优刑事检察。严把案件质量关,依法办理审查逮捕案件251413人、审查起诉案件6761048人。规范提前介入,做好诉前文章。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提前介入公安部督办0304非法经营笑气非列管成瘾性物质案,引导收集、审查、运用证据,与公安机关形成合力,起诉贩卖笑气犯罪嫌疑人25人,通过个案审查深挖犯罪线索,围绕追捕追诉、衍生犯罪查处等强化全链条打击,促使打掉川内笑气贩卖窝点5个。坚持宽严相济,做好文章。坚持的震慑不动摇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恶性犯罪,如办理杨某某等9人跨区域贩卖毒品案,依法对其中7人提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量刑建议。发挥好的教育作用,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依法不捕102人、不诉130人,引导犯罪嫌疑人自愿认罪悔罪、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认罪认罚适用率为86.9%,一审服判率达97.9%,促进矛盾化解、增进社会和谐。加强刑事执行监督,做好文章办理收监执行审查案件5件,参与省、市检察院组织的看守所、社区矫正巡回检察4,促进监管执法规范化。

做强民事检察。办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73件,依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着力维护司法权威,利用大数据法律监模型发现案件线索,协同法院监督民间借贷纠纷、追偿权纠纷虚假诉讼案件3件,让打“假官司”者付出代价,助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注重矛盾纠纷化解,建成和解五法工作室,探索运用情义融化五类方法,促成案件和解27件。如办理一起离婚纠纷民事检察监督案中,运用“和解五法”促成双方和解,并帮助身患精神疾病的女方获得29万元补偿。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民生热点问题,联合区妇联、区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运用支持起诉+N”多元救济模式,办理支持起诉案件33件,帮助农民工追回欠薪54万余元。关注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帮助9名新业态业者追回劳动报酬,以检察力度提升民生温度1个案件入选省检察院、省妇联联合发布的保障妇女权益典型案例,并作为全省唯一基层院代表发布会上作介绍。

做实行政检察。充分发挥行政检察促进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的双重作用,办理各类行政检察监督案件114件。与区政府会签府检联动[4]工作机制,明确15项任务,发挥行政+检察职能优势,助力法治政府建设。开展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检察监督试点工作,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发现吸毒人员违规从事网约车驾驶线索,制发检察建议推动全市范围内对出租车、网约车等营运车辆开展专项治理,27名违规营运驾驶员被依法注销从业资格。规范开展行刑反向衔接,对作出不起诉决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法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意见45件,行政机关全部采纳,作出行政处罚52人次,防止不刑不罚1个案件入选全省行政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做好公益诉讼检察。牢记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办理公益诉讼案件42件。聚焦安全生产领域,开展乡村道路安全、电梯安全、生产安全等小专项行动,办理一起工程领域安全帽使用不规范案件,促推全市开展专项治理,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专刊。聚焦生态环保领域,推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乱象、种质资源保护不力、长江船舶污染等问题治理。2个案件分别入选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渝川黔滇藏陕青检察机关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被央视12《热线12》栏目报道。聚焦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联合致公党、九三学社等民主党派开展线索提报、制发建议、修复评估等履职协作,汲取民主智慧助推工业遗产高效保护。办理的督促保护洞窝水电站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全省2024年度公益诉讼优秀案例。

四、始终牢记检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在锻造高素质队伍中激活检察动能

全面从严管党治检。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擦亮九九同心党建品牌,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以高质量机关党建引领高质效检察履职,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事例获评全省十佳事例,工作做法在全国检察机关党建理论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抓实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用好重大事项风控监测数字化模型,以数字思维赋能内部监督。围绕重点案件、重点环节、重点岗位开展58次,织密廉洁防护网。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出台机制规范人员分类管理,开展案件全流程监控和评查,提升办案质效。落实员额检察官办案责任制,院领导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147件。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党建引领+文化浸润+品牌建设为路径,加强基层院建设,工作经验被《人民检察》刊载,并在全省检察机关基层院建设现场会上作成果展示。持续推进人才培养,制定队伍素能提升三年规划,与西南医科大学等开展检校共建,与重庆、福建、广东等地检察机关进行结对共建,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4名干警入选全省检察机关专业人才库,5名干警获评省市检察业务标兵、能手。大力实施科技支撑工程,积极开展全省低代码建模平台试点工作,自主建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类案法律监督模型等低代码模型22个,数字赋能高质效检察监督,1名干警代表四川检察系统参加第十届中国电子数据取证大赛。

自觉主动接受监督。牢固树立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理念,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主动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通报检察工作。自觉接受监督,持续打造联心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品牌,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视察调研、检察开放日等活动68人次,认真办理代表委员意见建议12条。深化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办理案件9件,工作做法获全省推广。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邀请人民监督员监督不捕、不诉等办案活动143人次,实现监督范围和监督类型全覆盖,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


本院概况 院领导
机构职能
法律法规
12309检察服务中心
公益诉讼随手拍平台
大众留言板
检察新媒体
龙马潭检察院微博
龙马潭检察院官方微信
友情链接:

川公网安备 51050402000130号